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部分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在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过去的一年,中央企业聚焦科技创新,向“新”发力,带头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深入实施央企产业焕新、未来产业启航和“AI+”专项行动,在集成电路、量子通信、高端装备制造、工业软件、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赋能千行百业,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与此同时,通过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央企“AI+”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发布了“九天”“星辰”等通用大模型和一批行业大模型。推动AI在健康、建筑、冶金等12个重点行业40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也在加快推进,全年打造智能工厂120个,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实现连续满负荷生产,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加速布局人工智能 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央企国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战新产业投资布局呈现扩大趋势。2024年央企扩投资及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3万亿元,同比增长3.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总投资的比重首次突破40%。按照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
今年年初,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模型DeepSeek-R1,引发广泛关注。该模型不仅在数学、代码和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表现突出,还展现了高性价比的优势。这一创新明示着AI技术开始逐渐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推动央企在智能化布局上寻找新的突破。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实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应用,针对热门的DeepSeek-R1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和配套环境,助力国产大模型性能释放;DeepSeek的“旋风”也席卷了汽车行业,吉利、东风、上汽、比亚迪等国内主流车企纷纷官宣接入DeepSeek大模型。此外,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也接入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因此,在国资系统大力推动“AI+”专项行动、“科改示范”“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等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加速国产AI技术生态发展与普及的前沿实践,促进在市场、技术、创新、产品及用户方面推动AI技术生态创新及成果落地,推动中国乃至全球AI市场的应用落地和产业化进程。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25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地方调研,了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并要求“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5年1月,中国国务院国资委发声,强调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旨在推动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央企国资正加快速度布局人工智能赛道。已有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等在内的多家央企,已成功落地多个AI大模型应用,涵盖了勘探、电力、交通、石化等多个领域。除了关注通用大模型的发展,还积极推动行业大模型的构建与应用。通过与技术领先企业的合作,央企在多个领域打造了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模型,并推动了这些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深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