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朋观察| 国资创投基金密集设立 壮大耐心资本 时间: 2025-02-19 16:22:11
编者按:2月17日,《学习时报》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加快推进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文中提到,坚持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并购并重,更好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投入,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资创投基金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高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025年国资基金动作频频
2025年伊始,中央及地方层面国资创投基金密集落地。
国新创投基金:1月18日,国新创投母基金和意向子基金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该基金由中国国新发起设立,出资合作单位有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国建材等,首期规模为100 亿元,存续期限合计为15年,采用母子基金架构,后续还将启动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其主要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 A 轮融资及以前项目,投资领域重点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中国国新重点投资发展产业方向。
国兵向新发展基金:1月3日,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联合湖北省投资引导基金、武汉基金、洪山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国兵向新发展基金,首期规模15亿元。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1月20日,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发布申报指南,鼓励子基金投资处于概念验证、科研成果小试中试、科技企业初创阶段的未来产业领域硬科技项目。
上海科创三期基金:1月9日,上海国际集团发起设立目标规模60亿元至80亿元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上海科创基金管理规模由此将超过200亿元。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金:1月10日,由广西投资集团发起设立的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基金完成工商注册,总规模45亿元,是广西 “1+10+N”基金集群中首批获批设立的基金之一。
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北京和上海两地国资共同出资设立成立,北京集成电路装备产业投资并购二期基金,募资总规模为 30 亿元,首期拟现金募资不超过 25 亿元,主要投资于半导体领域,重点围绕装备、零部件、材料等方向进行并购、投资和股权投资。
去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随后,中国诚通等组建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300亿元。央企国资一系列动作背后,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战略布局清晰可见:推动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好发挥战新产业基金、央企创投基金的作用,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政策支持下 2025年更多国有资本向新兴产业集中
近年来,中央企业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序开展了有关基金投资业务,充分利用基金聚集资本、决策灵活、分散风险的优势和特征,通过有效投资积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在政策层面国资创投加大支持力度,并积极探索建立更加包容审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资监管体系,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着力当好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202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要“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并探索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完善国有资金出资、考核、容错、退出相关政策措施。
2024年12月2日,国资委表示,着眼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布局,优化出资人政策供给。积极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引导中央企业用好创业投资基金这一市场化工具,打造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产业投融资体系,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政策利好下,截至2024年12月,已有81家央企设立了创投基金,累计出资237笔,投向113只基金,累计出资规模达3826亿元。其中,央企创投基金大多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投资。
国资创投基金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采用多元化投资模式、支持并购重组与上市融资以及优化投资管理与政策环境等方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以国新创投基金为例,在投资方向上,则围绕主责主业、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所需开展投资。投资中央企业外部项目数量占比不低于50%,投资规模占比不低于30%,投资领域重点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等中国国新重点投资发展产业方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1号)也提到,新设政府投资基金可采取母子基金或直投项目方式进行投资,鼓励创业投资类基金采取母子基金方式。此前,国资委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加大投入,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推动增量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更好发挥战新产业基金、央企创投基金的作用,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亿朋投资认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在更长的基金存续期和更宽松的考核、容错机制共同作用下,预计将吸引更多国有资本流向新兴产业和早期项目,这将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