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朋观点

您的位置:首页>亿朋大讲堂>亿朋观点>

亿朋观察| 推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互融共生 以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间: 2025-02-19 16:18:45
编者按: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亿元,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融共生,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新动能。
 

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中央企业是国家创新链条的关键枢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去年年底召开的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2025年要切实抓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头底层技术,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更好发挥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中央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做表率。近年来,中央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取得多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主要原因在于:
 
一、政策支持。一方面,完善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2.6亿元。除了税收财政方面的政策措施,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首先,在考核评价上坚持正向引导、充分激励。将研发经费投入、新兴产业收入这些指标纳入了企业考核体系,并且逐步加大权重,引导企业既重显绩、更重潜绩,加大长期性、战略性投入。其次,出台了包含工资待遇、福利保障、中长期激励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比如,对承担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等重大任务的企业,给予工资总额单列的支持。
 
二、持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确保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3年,中央企业完成战新投资2.18万亿元,同比增长32.1%。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更加灵活高效的创新管理体系,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一方面,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织实施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此外,中央企业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投入、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

2025年以来,Deepseek风袭全球,宇树机器人亮相春晚,比亚迪以高阶智驾覆盖全系主流车型等,彰显了民营企业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蓬勃的创新活力。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以及推动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创新为翼,向“新”而行。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互融共生的关键纽带。特别是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产权市场作为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融合共生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将充分发挥要素资源配置功能,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方面融合创新,合力驱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共同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