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 案例分享|产权市场助力央地合作共赢新篇章 时间: 2025-02-10 09:44:41
【案例分析】产权市场作为资本和要素交易的重要平台,可以促进央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化方式,央地双方可以在产权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和项目,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还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
央企和地方在资本、科技、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互补。通过产权市场这一平台,央地双方可以更加高效地对接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央地合作将更加深入和广泛,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案例简介】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铁二十局一公司)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建)所属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集团公司)子公司。自九十年代初参与建设了苏州所有城市快速环线、苏州第一个地铁项目(试验段)及第一批地下综合管廊等60余项工程,总合同额超200亿元。历经30年发展,中铁二十局一公司现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市政公用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等13项施工资质以及公路行业甲级设计资质。
为促进科技创新赋能项目建设,中铁二十局一公司积极变革工程项目生产方式,全面提升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公司智能建造水平不断提高并取得一系列亮眼业绩。以其承建的春申湖路阳澄西湖南隧道工程为例,该隧道作为国内首例超深、超宽的湖底双层隧道,是江苏省市政工程重点项目,也是苏州单体投资规模最大基建工程,被誉为“三千姑苏第一隧”。面对工程体量大、安全风险大、科技含量高、施工要求严等特点,项目团队着力打造“智慧工地”,切实推进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建设,践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为施工生产赋能增效。该项目成功运用多项智能建造技术,不仅为打造品质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我国在饮用水源地组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然而,在当下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只有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能抢抓市场机遇,夯实优势竞争地位。鉴于此,中铁二十局一公司拟采取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具有综合实力的战略投资人,在做优做强属地市场的同时,实现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目标。
2023年9月,中铁二十局一公司增资项目在北交所挂牌,成功征集到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苏州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家投资人,总投资金额7.36亿元。
通过本次增资,新增加的投资人为苏州市属国企,不仅使中铁二十局一公司资本结构得到优化,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提升。在产业合作方面,各方将在轨道交通、大型基础设施、港口航道、地方铁路、公路、水利等工程为合作重点,共同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环保水务、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绿色建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做大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