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转+增资”双管齐下 产权市场助力中核新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时间: 2025-02-06 16:13:09
【案例分析】产权市场自设立以来,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及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和国资监管、盘活存量资产,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权转让和增资扩股则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为实现优化股权结构、引入外部战略投资方常见的方式,通过产权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国有企业可以选择股转、增资或同时、连续使用上述两种方式,助力企业构建结构多元、优势互补的股权结构,为企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及产业资源支持,更为企业将来资本运作奠定良好基础。
【案例简介】
中核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核新能源”)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简称“中核集团”)在整合旗下环保产业资源的基础上,由中核集团所属的中核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核投资”)和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核集团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平台,中核新能源致力于国内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中核新能源的等离子体污水处理技术为核技术在非能源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全新场景。该技术是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反应的先进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降解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提升废水可生化性,一定程度上去除总氮、氨氮等污染物指标,同时具有去除色度、杀毒灭菌等作用。该技术作为核心工艺应用于深度处理工艺单元,能够有效实现对COD、TN、氨氮、大肠杆菌等指标的去除,在处理制药行业、印染行业、日化品生产行业、化工行业废水方面均有不错的处理效果。
凭借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中核新能源凭借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与技术服务优势,成为中核集团内部唯一专业从事市政水务“投资-建造-运营”的企业,以BOT、TOT等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为基本商业模式,以委托运营托管为补充,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再生水、自来水供水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70余个项目。除传统水务业务外,公司在核技术环境领域应用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加快推进等离子体污水处理技术工程化应用的同时,积极布局核电配套水处理设施运维项目,通过公开投标获取福清、辽宁、霞浦核电三项核电水处理服务项目,开启了涉核水处理业务的开端,并积极推广核技术环保领域的商业化应用。
2022年8月,中核新能源及控股股东中核投资转入中核环保直接管理。面对新阶段业务重整和战略调整,中核投资提出了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以支撑国家“双碳”战略为指引,在坚持向核技术应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拓展的同时,积极向核环保、泛核环保产业投资领域迈进的战略调整方向。与此同时,中核新能源需要优化公司股权结构,为实现上市目标做好准备。
在此背景下,2022年末,中核投资正式启动中核新能源部分股权转让以及增资引战工作,并于2023年8月和10月先后正式挂牌。得益于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中核新能源增资项目一经挂牌就获得众多资本和机构的关注。最终引入了交运工融(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共青城首正中鑫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河北省低碳转型基金(有限合作)、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4家战略高度契合、资本实力雄厚、协同赋能性强的投资方,募资金额约13.18亿元,较评估值上浮约10%。
中核新能源“股转+增资”的成功完成,再次印证了产权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中核新能源借力产权市场“股转+增资”的一系列资本运作将构建起结构多元、优势互补的股权结构,为打造高层次生态水务投资平台提供有力支撑。新增的股东方涵盖了包括省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环保水务上市龙头企业、银行系股权投资的主力军、中央企业股权投资基金在内的多家多元化国资背景战投,将助力中核新能源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满足产业规模扩张的资金需求,实现产业资源共享、战略优势互补,夯实“ 资本引领” 的上市之路,为公司后续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