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创投之都”西安的崛起 时间: 2019-09-12 14:24:15

“硬科技之都”西安发力培育城市新IP。

 

今年下半年,西安将举办四项重量级活动——全球创投峰会、全球程序员节、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全球网络安全大会,伴随着“三会一节”的陆续举办,西安将在硬科技、软件服务业、网络安全和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发力,塑造全球性城市IP。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血脉,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创投对提升城市科技推动力意义重大。西安在积极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的同时,也在持续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8月底闭幕的2019全球创投峰会是西安打造新IP“创投之都”的重要一步,西安的目标很明确:借助“硬科技之都”的产业优势,打造“创投之都”,进一步助推西安的高科技产业发展。

 

本届创投峰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为促进本地优秀企业与国内外资本对接,西安市在寻找最具投资价值企业上持续发力,遴选出了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评选出“2019西安未来之星TOP100”及“西安龙门榜TOP20”。

 

2019全球创投峰会评选出西安优秀的本土企业

 

包括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大西安产业引导基金、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引导基金在内的12家单位联合出资的“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募资完成,标志首支专注于光电芯片领域的基金正式成立。

 

西安出台关于《西安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为持续打造资本市场“西安板块”提供政策支持。

 

同时,清科研究中心在会上发布《2019年中国城市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西安排名第九位。

 

 
 

抓住“科创板”机遇

 
 

 

技术变革会催生出更多的科技型企业,但是企业的发展却离不开创投的支持,创投机构是支持科创企业的中坚力量。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胡家夫认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创新资本形成的能力,而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是创新资本形成的关键性的力量,在服务创新创业发展和中小微企业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胡家夫在峰会上透露,截止到2019年2季度,在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有1.47万家,私募股权创投类基金的总额达到了9.18万亿,其中创投基金规模是1万亿,私募基金累计投资于境内未上市,未挂牌企业的股权,新三板企业股权和再融资项目达到了10.75万个,为实体经济形成股本资本金6.03万亿元。

 

其中,创业投资基金备案规模达到了1.03万亿,在投项目3.19万个,在投金额是5768亿元,其中在投中小企业的项目是2.49万个,占比是77%。在投金额是3080亿元,占比是53.4%。在投高新项目是1.18万个,在投金额是2307亿元,占比分别是36.8%和40%。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7月22日鸣锣开市的“科创板”是一种金融创新,将在未来支撑中国科创企业的健康发展。

 

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首席执行合伙人、前海方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靳海涛在创投峰会上透露,截至8月23日,“科创板”挂牌企业28家,平均涨幅150%,按市盈率来看,最高的市盈率达到了1560倍。

 

据不完全统计,28家挂牌企业背后有174家创投机构参与了投资,“创投机构对于创新型企业是雪中送炭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创投就没有科技创新的迅速崛起,就没有这样一批有特色、有质量的科技创新企业,也没有现在的‘科创板’。”靳海涛称。“科创板”成功上市的科创企业离不开创投的支持。根据胡家夫在峰会上透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的二季度末,在科创板提交上市申请的141家科技创新企业中,有117家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占比是83%,首批2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有23家企业背后得到了私募基金的投资,占比是92%,在投产品是231只,提供资本金约128亿。

 

西安的铂力特、西部超导作为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企业之一,使西安成为唯一拥有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中西部城市。“这两家具备关键技术,核心团队和市场需求。”国中创投首席合伙人兼CEO施安平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也是西部超导的投资经理,他认为,关键技术、核心团队和市场需求,是科技创新企业成长的重要指标,也是风险投资人观察科技创新企业的重要指标。

 

以西部超导为例,这是一个具有关键技术的科技孵化项目,由中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周廉院士带领,团队主创人员均来自科研院所,既有科研经验,又有企业运营经验。最为关键的是,公司的超导材料在小太阳计划有巨大的市场,自主钛合金技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为鼓励更多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本次创投峰会上,西安出台了关于《西安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科创板”上市扶持政策》,这项政策不仅涉及科技企业,还涵盖辅助上市的券商公司,总共包括十项奖励政策。

 

其中,对西安市辖区以内在“科创板”首发上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不超过370万元奖励。对在西安市辖区以外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将注册地、纳税地迁入西安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不超过260万元奖励,保荐西安市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主办券商,每上市一家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

 

此外,西安的各区(县)、开发区也积极扶持区域内拟上市企业,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扶持企业上市,持续打造资本市场“西安板块”。截至目前,西安市高新区、经开区已分别出台相应扶持政策,铂力特和西部超导已分获各项奖补2000万元、1000万元。

 

 
 

释放硬科技潜力

 
 

 

“西安在军事科技、国防科技,尤其是航空航天方面可以起到领先作用,尤其是飞机领域。”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潮涌在峰会上发言称,此外,西安的航空航天材料、动力燃料等均具有全国领先优势。

 

事实上,西安科教资源丰富,兼具“硬产业”和“硬实力”,领先的快科技领域远不止航空航天。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市力推硬科技“八路军”发展,包括: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

 

它们是西安市硬科技目前发展的重点,也是西安最具水平、在国内外享有领先优势的八大科技领域,潜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以人工智能为例,西安发展人工智能具有四点优势:人才优势明显、产业优势突出、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环境优越。

 

第一,西安拥有127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毕业生近30万人,其中电子信息人才约6万人,8所大学入围“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

 

第二,百度、阿里、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等五大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作为AI领域商业化的“头雁”纷纷完成在西安的布局。

 

第三,西安目前正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传感等一体化网络,应用场景丰富。

 

第四,西安入围2019全球城市营商环境百强、“世界20大最具活力城市”、“全球宜居城市中国城市第10名”等,并连续7年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宜商的环境对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和企业具备吸引力。

 

目前,西安抓住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硬科技,建设人工智能特色小镇,实现产业集聚:相关从业4000人以上,全国占比1.8%,涵盖了人工智能各主要领域;西安现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44家,涉及人工智能领域28家,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级研发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33个;西安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120余家,产值约110亿元。

 

西安的目标是到2021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人工智能在西安的发展也受到了全国的瞩目,2018年,在《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十五强”榜单中,西安市位列第十二位。

 

最新中国AI算力发展评估报告出炉,西安凭借政府对科技产业园的建设,人才和资本的聚集以及领先企业的带动,首次跻身中国算力霸主TOP10。

 

可以说,在硬科技八大领域,西安拥有一大批具备潜力的企业,为促进本地优秀企业与国内外资本对接,西安市在寻找最具投资价值企业上持续发力。

 

本届峰会上,西安市遴选出了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评选出“2019西安未来之星TOP100”及“西安龙门榜TOP20”。

 

其中,“西安龙门榜”是西安市在打造“西安未来之星”外新增设的榜单,旨在选出有上市前景、且有意走向Pre-IPO的优秀本土企业,本次龙门榜遴选出的企业涵盖了硬科技多个领域,其中航空航天2家、生物技术1家、光电芯片3家、信息技术5家、新材料4家、新能源1家、智能制造

版权所有:亿朋投资  京ICP备140325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