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和有关企业提出了修订建议,已经上报国务院,近期正在做提请国务院常务会审议的相关准备工作。
按照目前的方案初步测算,本次需要报中央层面核准的项目数量将进一步减少50%以上,而在经过三个连续下降50%以上的工作,最后中央政府层面核准项目的数量削减比例可以达到原总量的90%以上,完成国务院明确的任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原先《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有12项,本次减少到10项。另外,国家发改委也在制定中央预算内投资审批改革方案,将进一步缩减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权限。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布,提出企业投资核准范围最小化,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只对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项目实施核准,政府投资资金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
政府投资目录再修订
罗国三指出,2013、2014连续两年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已经累计减少76%的中央层面核准项目。
今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比例要达到原来的90%以上,会再一次修订核准目录。
罗国三透露,新的目录中国家发改委核准事项还保留有10项,其中跨境和跨省的项目有6项;涉外的项目2项,即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另外还有2项暂时保留的,一个是煤矿,一个是纯电动乘用车。
2014年修订后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还有农田水利、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原材料、机械制造、轻工、高新技术、城建、社会事业、外商投资、对外投资共12个项目。本次修订后减少到10个项目,一些属于本省内,未跨区域的产业,有望都下放到各地自己审批。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认为,保留审批电动乘用车是有必要的。过去电动车标准低、质量差,市场秩序很乱,政府批了3000多种新能源汽车,显得太混乱。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本次属于国家发改委第三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是深化中央预算内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内容,《意见》已对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做出了要求。
根据上述《意见》,原则上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投资行为。在一定领域、区域内先行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探索创新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该项试点正在浙江、广东进行试点。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巡视员杨洁指出,减少审批项目并不是不管,而是要做到放管结合。发改委也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推进“放管服”改革。
改革中央预算内投资审批
罗国三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中央预算内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缩减发改委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流程,同时要加强项目的储备和监管,改进计划编制和下达管理,目前方案基本成型。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要抓紧征求部门和地方的意见,争取9月底以前上报国务院。同时,协同推进项目核准制度改革。此前减少了一些企业投资项目的前置条件,比如原来有50项前置手续,率先取消18项属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事项,另外32个前置审批事项清理之后减少为2项半,涉及到8部法律和7部行政法规修订。
政府投资资金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公益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重大科技进步、社会管理、国家安全等公共领域的项目,以非经营性项目为主,原则上不支持经营性项目。
对确需支持的经营性项目,主要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投入,也可适当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进行引导。根据发展需要,依法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各类基金,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加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还要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采取单个项目、组合项目、连片开发等多种形式,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刘慧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哪些领域政府该投资还是要具体分析。比如像京沪高铁,国家可以不出一分钱,因为能盈利。但是中西部很多高铁很难盈利,国家不投就不行了。至于民企要跟进的话,需要考虑回报,以及民间投资如何退出,核心还是要确保其能盈利。
国家统计局将在近期公布8月投资数据,此前7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为2.1%,相比去年全年的10.1%降幅大,在铁路、道路,以及公共设施管理业等领域投资增速低,前7个月分别只有-30.4%、7.1%、6.1%。
文章来源:21经济网